疫情世代,AI心理治疗的崛起

  • 2024-03-06
  • 高嘉玲
2023第一届「心智与脑科学」 - 心理、神经、与大脑 科普写作征文   
C组心理学-佳作:政治大学许O绮
 
        西元2019年爆发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简称Covid-19,疫情期间,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变化,外在上,大家戴起了口罩,身上携着一瓶酒精,人与人之间被限制在1.5公尺的防疫距离,有些公司开始了远距上班(Work From Home)的政策,在台湾,甚至在疫情最严重的2021-2022年间,许多学校都宣布线上教学,就是避免大众再次将病毒扩散出去;内在上,很多人因为疫情感染、失去亲友、失去与人连结的机会,除了焦虑染病的风险,也因防疫距离,渐渐隔开了人与人心里的距离,当压力与焦虑出现时,不仅难以与亲友相聚以获得支持,也很难外出至谘商所寻求协助,因此在疫情期间,「通讯谘商」的渐渐成为可以替代传统心理谘商的方式,除此之外,随着Artificial Intelligence(后称AI)科技的发展,AI心理谘商也跟着疫情的发展而被大众看见,但多数人仍对于AI心理谘商的成效仍保有质疑的态度。

        但在今年(2023),伊利诺伊大学一篇发表于《Translational sychiatry》期刊的研究指出,使用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来进行心理治疗,忧郁和焦虑的症状可以获得改善。研究中,在问题解决治疗的初步试验中,成年受试者随机分配到人种智慧语音助手(Lumen)实验组(共 42人)或控制组(共 21人),实验组会在iPad 上使用 Lumen 进行 8 次问题解决治疗,控制组则是不做任何治疗,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37.8岁(标准差=12.4),其中68%是女性,25%是黑人,24%是拉丁裔,11%是亚裔。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右侧dlPFC(背外侧前额皮质)的活化减少,而在控制组中则增加,效果量达显着差异(Cohen’s d = 0.3);在左侧dlPFC和双侧杏仁核活化的变化之间也观察到了组间差异,但幅度较小(d = 0.2)。实验组中右侧dlPFC活化的变化与自我报告的问题解决能力也有显着相关(r ≥ 0.4),除此之外,Lumen的介入与控制组相比,HADS抑郁、焦虑和整体心理困扰分数下降,效果量中等(Cohen's d = 0.490.510.55)。这项初步试验让新型的心理治疗在神经控制、忧郁和焦虑症状方面奠定了基础证据。

       除了人工智能语音助手Lumen的实验,早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中,就已证实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机器人Woebot,能让个案忧郁的症状明显减轻。因此。AI心理治疗已经逐步被证实能对个案有正向的影响,相比一般传统的心理治疗,个案更能即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与陪伴,也因为倾诉的对象从「人」变成「机器人」,让个案更能放心的倾诉,不需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但相反的,机器人中的大数据真的能企及人类内心的复杂程度吗?即便是相同的经验,对于每位个案都可能是不同的心理历程,AI心理治疗者该如何判断个案的状况,并且如何介入,更是依据机器背后设定的脉络,倘若在AI心理治疗的历程中对个案造成危害,这些事后该追究的责任应由谁负责,因此关于AI心理治疗的疑虑都是需要再深入探讨,但即便如此,AI心理治疗的崛起仍带来许多好处,除了能给予个案即时的治疗,或许也能协助部分的个案更了解心理治疗,甚至愿意踏入治疗室,接受更真实的互动与晤谈,更因为AI心理治疗的目的跟传统心理治疗的目的相同,才更应该携手协助个案,而非互相取代,结合擅于蒐集资料的AI机器人与擅于同理与观察的治疗师,提供个案更完整的心理资源。
 
参考资料
Fitzpatrick, K. K., Darcy, A., & Vierhile, M. (2017). Delivering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to Young Adults With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Using a Fully Automated Conversational Agent (Woebo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MIR Mental Health4(2), e19.
https://doi.org/doi:10.2196/mental.7785
Thomas, K., Olusola A. A., Nan L., Joshua M. S., Nancy E. W., Corina R. R., Vikas K., Lan X., Susanth ., Amruta B., Aifeng Z., Kevin C. T., Kevin P. C., Charmi R. P., Ben S. G., Jillian A. J., Emily A. K. & Jun M. (2023). Effects of a Virtual Voice-Based Coach Delivering Problem-Solving Treatment on Emotional Distress and Brain Function: A Pilot RCT i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https://doi.org/https://doi.org/10.1038/s41398-023-0246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