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優秀的管理者」探索式決策背後的神經機制與動機因素

  • 2023-04-03
  • 高嘉玲

台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 研究助理 陳盈君
 

想像一下,你現在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在一座花香鳥語、衣食無缺的小島上生活,然而最近因為某些不知名的原因,原本豐收的作物開始凋零,雖然目前的存糧還足夠,但如果狀況持續惡化,也許很快就會面臨糧食缺乏的窘境,此刻你會選擇繼續留在原本的小島上嘗試解決問題,或是帶領部落冒險航海出發尋找新的小島呢?

在持續變動的環境中,究竟是要選擇「熟悉且符合預期價值」的選項(利用exploitation)、還是要選擇「未知但可能隱含更多價值」的選項(探索exploration),被稱為「探索—利用困境」(exploration- exploitation dilemma)。針對這個困境,研究者們(Daw et al., 2006;Laureiro-Martinez et al., 2015) 曾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收集受試者大腦在做這兩種決策時的活化情形。實驗結果發現,進行利用式決策須評估現有選項的價值,和自我酬賞系統相關的腦區有較高的活化,如紋狀體(striatum)、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等;而探索式決策則需要追蹤替代選項的價值,和認知控制有關的神經網絡有較高的活化,如額葉極皮質(frontopolar cortex)、頂內溝(intraparietal sulcus)等。這些腦造影證據顯示出這兩種決策方式背後截然不同的心理歷程與神經網路。(詳全文)